《环境昆虫学报》
前言
甲虫是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化最为成功的巨大昆虫类群,已知种数超过40 万,约占六足动物亚门(Hexapoda)已知物种总数的38.0%以上。甲虫因其体壁坚硬、前翅特化为保护后翅的铠甲而得名。“甲”是天罡地支之首,具有坚强刚毅品格和生命力旺盛之意,自古受到文人墨客推崇,至今深受世界各地普遍喜爱,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甲虫学”(Coleopterology)或文化甲虫学(Culture Eoleopterology),即研究甲虫在人类实践中给予其精神和灵魂滋养的科学,构成了文化昆虫学(Cultural Entomology)的一个重要分支。甲虫学及其文化昆虫学属于人类智慧追求美感、提升艺术修养的领域,是一个独特的、具有文理交叉性质的新兴学科。
随着对甲虫研究逐渐走进人们的文化世界,文化甲虫的深蕴也不仅是观看欣赏的浅层了解,深入挖掘文化甲虫成为推进甲虫研究的新途径,也为中国文化自信增添新的笔墨。为此,文化甲虫学对于发掘和提升甲虫对人类的教育价值十分重要。本文以唐诗为考察对象,旨在将甲虫这一为大众熟见却不熟知的昆虫资源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挖掘出来,揉入诗歌或淡或浓的情怀画意中,进而提炼唐诗中的文化甲虫所蕴含的特有意象。从《全唐诗》中全面整理出现昆虫的诗作,通过数据比较发现甲虫文化比重偏低并分析其原因,同时统计《全唐诗》中出现昆虫的诗作数据,也为文化昆虫学的研究铺垫基础。
唐代是中国诗意发展的顶峰时期,初、盛唐时期出现甲虫的诗数量不多,中、晚唐时期出现甲虫的诗数量骤增。整理这些诗作,不仅能梳理出唐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甲虫变化,而且为文化甲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数据。本文分别对《全唐诗》甲虫意象中的“萤”意象和“蠹”意象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从美学、害虫防治、饮食文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丰富唐诗的蕴含,充实文化甲虫学的韵味。
一、《全唐诗》中的甲虫文化地位
甲虫是目前生物界物种数量最多的一类,仅我国记录的种数已超过2.0 万种。它们的体型从小到中大型,前翅变为角质,用于保护后翅称之为鞘翅(Elytra),就像刀鞘保护刀刃一样。甲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 个虫态,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全唐诗》电子版中关于甲虫的查找结果,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唐代诗人对昆虫知识的缺乏、古今昆虫种类的区别、昆虫名称的不同、诗人感性的文学素养等方面。
本文研究的是彭定求等(1986)出版的《全唐诗》,共计 首诗,1055 则句(见附表 1),涉及唐代诗人2576 位(不计神鬼怪等)。其中,涉及昆虫的诗共有3250 首,占诗数总量的6.6%,隶属于13 个目25 个类(诗中的蜘蛛和虫类较为模糊,未完全计数)。所涉及的昆虫诗作中,按昆虫纲目级阶元的划分统计,其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鳞翅目(蛾蝶)24.2%>半翅目(蝽、蝉)20.8%>鞘翅目(甲虫)11.5%>直翅目(蟋蟀、螽斯、蝗虫、蝼蛄)10.1%>膜翅目(蜜蜂、蚁)7.1%>双翅目(蚊、蝇、虻、蚋)5.2%>虱目(虱子)1.2%>蜻蜓目(豆娘、蜻、蜓)1.0%>蜉蝣目0.8%>蚤目>0.4%>螳螂目0.2%=蜚蠊目0.2%>脉翅目0.1%。
《全唐诗》涉及甲虫的诗作共计374 首,广泛提及“蠹”“萤”诗370 首,占比98.9%。作者对诗人笔下高度集中的这两类甲虫进了重点关注。经统计,提及“萤”的诗作260 首(占69.5%),出自112 位诗人之手;提及“蠹”的诗作110 首(占29.4%),出自49位诗人之手。这两类诗作约占唐诗中涉及昆虫诗总数的11.45%,但这个与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甲虫在昆虫纲中所占比例大相径庭。通过查阅资料推测,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甲虫虽然遍布于地球各个角落,但大多数生活在角落里,在科技不发达,对昆虫少有研究的中国古代,诗人对甲虫的了解较少,从而感悟不足;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秉承“中庸之道”,诗人们在文学中也更多的赞美了蝴蝶、蚕、蝉这类纤弱的昆虫,对背披鞘翅的甲虫关注度却很低。而古代西方文化崇尚甲虫,认为外翅坚硬、生命力旺盛的甲虫是力量的象征。这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甲虫的文化远远不及西方世界,在《全唐诗》昆虫文化中,甲虫文化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与其本身存在的数量却远远不相匹配。
《全唐诗》的甲虫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是“萤”,泛指萤火虫,原来是独立的花萤总科(Cantharoidea),现在置于叩甲总科(叩头虫)之下。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古代,大部分地方都可见到这类甲虫的“身影”。它们最大的特点是自带光源,能够发出一种叫做冷光的生物电,不光是成虫,卵、幼虫,以及蛹都能发光。没有电灯的时代,夜色笼罩时,昼伏夜出的萤火虫仿佛从天而降的繁星。古代先民为此喜出望外乃至心生敬畏,文人墨客更是为此怦然心动,提笔赞美,故提及萤的诗自然就比较多。甲虫诗作中出现第二多是的“蠹”,它从现代昆虫学角度可释义为甲虫,而在古代具体所指哪类昆虫,还有待商榷。最为常见的就数书中之“蠹”,文人墨客自然喜爱书籍,就难免会与蠹虫于书籍中相见,从而产生一种“蠹”与书融为一体的情愫。这里的蠹虫可能指嗜食书卷的书虱,属于衣鱼目(Zygentoma);也可能指钻蛀林木的蛀虫,大多属于鞘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