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学报》
文章摘要:窟檐建筑是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印度,早期多以装饰为主,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窟檐建筑作为石窟寺的保护性设施及重要礼佛空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衍生形成类型多样的建筑形制。目前,我国大多窟檐建筑因毁坏或缺失致使洞窟内塑像、壁画等暴露而面临环境侵蚀的危险。因此,窟檐建筑作为石窟重要的保护屏障备受学者关注,但囿于保护理念、环境风貌、建筑形制和材料技术等诸方面争议,石窟寺文物本体保护需求和保护措施对石窟外观影响的平衡把控,以及原有窟檐的缺失与保护性窟檐的风格探索成为制约石窟保护的瓶颈。本文从窟檐建筑源起、形制特征与分类、保存现状与需求、保护性实践的利弊等方面,提出石窟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对策,指出适宜的保护性窟檐修建对于石窟寺的长久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152/j.cnki.xdxbsk.2022-01-002
论文分类号:TU-87;K879.2